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毕构户部尚书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司徒之官。
实掌邦教。
常伯之位。
求国华。
银青光禄大夫河南尹上柱国魏郡开国公毕构
达识鸿才。
调高学赡。
器无不综。
清明以见微。
言有可观。
负忠谠以居直。
百郡仰其成绩。
三台推其故事。
顷者任殷河尹。
声满洛师。
奸豪惧秋霜之威。
孤老怀冬日之爱。
故可辨于五物。
书以万人。
谁其釐之。
俾尔作则。
可守户部尚书
散官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毕构太子詹事716年10月11日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摄生遂性。
义存于尚德。
去剧从。
礼切于优贤。
银青光禄大夫户部尚书上柱国魏郡开国公毕构
当代周才。
干时良具。
台阁推其练。
衣冠仰其全德。
而五教之重。
六官是先。
精以辨政。
劳而弱疾。
方欲凭于导引。
拯彼清羸。
暂践窦婴之职。
亟期吕蒙之愈。
可守太子詹事
散官勋如故。
主者施行。
毕构河南尹715年9月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黄门
洛阳设都。
海内均土。
自匪选众。
畴能尹京
蒲州刺史上柱国平阳郡开国公毕构
纯懿笃密。
直方清劲。
积学所以体要道。
力文所以会雅正。
徇公灭私。
吏不犯法。
擒奸擿伏。
人无閒言。
在邦则闻。
从政何有。
六遂分职。
四方作经。
思齐李膺之举。
宜允袁安之拜。
河南尹
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陕州龙兴寺709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唐神龙元年龙集丁巳
应天神龙皇帝出乎震御乎乾也。
粤若我高祖拨乱反正。
受天明命。
太宗震远怀荒。
立人纪纲。
高宗见天之则。
爱人之力。
故我祖宗之耿光。
天人之交际矣。
功侔于天。
靡弗覆矣。
道济于人。
靡弗育矣。
上祗乎□人心醇醲之化积乎中。
和乐之声被乎外。
则圣母以权居位。
七庙不可乏主。
以我明辟。
万方由其徯子。
乃考顺应之符。
旌缉熙之颂。
有若周文为太子
益三朝之恭。
有若汉文为天王
遵五让之实。
遂稽盛典。
张宏纲。
纂旧物。
由旧章。
穆穆皇皇。
禺禺昂昂。
俾尔炽而昌。
俾尔寿而臧
其斯之韪也。
时公卿大夫。
礼官博士
稽首飏言曰。
陛下诞弥厥月。
初朔龙也。
接统伊始。
元又龙也。
潜者德之隐。
飞者德之兴。
观乎圣人之变。
合于圣人之契。
古之白麟赤雁。
威凤神雀。
或当道而蛇分。
或中流而鱼跃。
惟万物之幽赞。
曾六年之不若。
陛下宜以大宝加明号。
其龙之兴乎。
天子方晬容迁虑。
卑听深视。
荅神祇之协谋。
讨经籍之遗美。
于戏。
轩辕氏升元扈就肴虚者。
莫如佛之宝也。
推大圣之蕴。
超众妙之机。
则道方于权。
智成乎真。
实修心观心。
惟凡證圣
即色非色。
惟觉悟迷。
小者得其小。
大者得其大。
药草之喻是也。
有者见其有。
无者见其无。
露泡之喻是也。
使般若之门。
随方而启。
仁寿之域。
举代咸登。
用于国家六度齐。
行于人伦五常等。
岂与夫太后好道而黜于儒。
曾孙好刑而杂于霸。
朕当究登庸之休瑞。
询往世之宗旨。
众生未度而度之。
百姓有罪而罪已。
宏风而共贯。
兴化而致理。
以助天之子人乎。
因制天下州尽置大唐龙兴寺
陕州者。
以宏福寺为之。
寺则唐武德中所创。
昔王业始基。
宜于百亿。
故俟福之宏。
暨帝图中缺。
跃于九四。
故见龙之兴。
此又前圣之兆。
后圣之徵也。
徒观其阿山豁险。
当砥柱之湍濑。
城雉纡馀。
瞰崤陵之风雨。
盖朝宗之次。
行在之宫。
三辅齐剧邻其左。
二京分政出其中。
斯何壮哉。
郡国之雄也。
先是香填之。
金布之。
神祚之。
福护之。
千栌叠映。
万楹丛举。
含真珠之赤光。
带琉璃之绀色。
般般远瞩。
奕奕增新。
红电生于树杪。
星汉拂于楼閒。
谓须弥耶。
现空而隐半。
谓兜率耶。
住世以临下。
如有待者。
塔庙之灵乎。
上自清洛而西顾。
经翠岩而北指。
七圣不迷。
百神咸扶。
旌回守塞。
辇过闲田。
邵伯之甘棠。
追汉仙之结草。
勿剪勿伐。
将有声而在风。
曰希曰夷。
岂无迹而观妙。
孰若此寺崇大法之本。
协中兴之符。
致于闲安。
得所饶益。
爰发中旨。
出五采绣及金银以宠之。
后庭则杂于四时。
其布惟五。
内藏则错于三品。
其攻用六。
饰红玻。
条紫磨。
璀绣色。
涵镜光。
分身应矣。
金相睹矣。
雨诸天花。
随庆云而历乱。
作诸天乐。
混清吹以参差。
善哉弥勒降梯。
育王让座。
弗之比也。
当月宇。
披露门。
注明毫。
晞净目者。
驾肩而凑。
接足而礼。
犹稻麻之与竹苇。
墨黑之与针锋。
称三自归。
获四无畏。
大德君瑶君愕二禅师
上座慈郁维𨙻道休法师
神入于定力。
思用于尘劳。
汨其虑也。
寺主灵观上人。
乐说多闻。
辩才强学。
焉可沦以爱染。
挠其情也。
亦有庐阜之寄。
傥冥于影迹。
剡山之期。
或褫于襟带。
每至断三苦。
绝三流。
止六衰。
禁六贼。
修善明之愿。
则罔不偕。
唱须达之祈。
则罔不摄。
受龙王之泉。
则罔不舍。
自非淬慈剑。
破魔邪。
麾胜幡。
僧正
孰能臻于此矣。
刺史东平毕使君名构字其忠
謇士也。
清心劲节。
祗服文艺。
故其临事。
天下谓之直臣。
刺史河南元使君名澹字行冲
精粹士也。
正辞雅道。
研机礼乐。
故其著书。
天下谓之良史。
朝请大夫清河崔君名昱字盛绪。
长仁合义。
睦而奉姊。
郭奕之俦也。
友以为兄。
鲁恭之匹也。
故其虚心应物。
理家移政。
太守树风以养之。
宰君承流而广之。
始乎精悉。
终乎惠爱。
务茕嫠而归厚
惴奸慝而寡悔。
寂则旁通。
诚则圆对。
斯并倜傥卓荦。
殊尤绝伦者。
盍务之哉。
郡有张士龙王忠诚侯元嗣郭琬袁王方等。
修业谛听。
感缘信受。
应乎千里。
闻于十室。
皆以为周锡王命。
而藏大鼎。
汉振天声。
而树隆碣。
况探密记。
指元符。
转圣轮。
道皇极。
使雕篆之辞缺。
则庄严之事眇。
云何以观人世殿我邦乎。
遂载诸厥钟。
宣此偈曰。
贤劫圣。
法王
吾君子。
与巨唐。
应符契。
而后翔。
龙图永。
象教昌。
清燬宅。
接通庄。
列璇题。
崇宝坊。
翠华转。
河之傍。
青莲降。
陕之乡。
河之水。
幕荣光。
陕之路。
甘棠
洛邑
西咸阳
望巡幸。
驩且康。
归调御。
福穰穰。
唐紫微侍郎黄门监李乂神道碑716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世称李公德为范
言为师。
行为则。
事为程。
于戏。
彼之四者。
吾以一贯。
及值缉熙之运。
怀广大之业。
天下谓之登相国
台司
竟而此位不跻。
亦公之誉也。
若季孙何访。
不对者宣尼
季子可法。
以书者文仲
夫如是。
故闻其风。
志其道。
粤未量已。
公讳
字尚真
赵房子人也。
柏人侯昙裔孙。
侍书劲十一世孙。
咎繇虞臣。
老聃周史。
纯嘏之烈。
清华其冠。
曾祖彦博。
振威将军光州固始
祖惠明。
弋阳西曹熊州司仓书佐
父大智。
阆州新政
公贵达。
追赠济州刺史
以昭孝焉。
北临代有恒岳
东注彭有泫水。
岂恒之宝。
泫之精矣。
何奇士之不乏。
而我公诞生欤。
公幼而闵凶。
弱不好弄。
十一从学。
极奥研几。
十二属词。
含商咀徵。
中书令薛元超谓人曰。
此子必负海内盛名。
十九郡举茂才策第。
考功郎刘思立一见又如之。
调补潞州壶关婺州武义
羁云逸而在泥蟠也。
秩满诣选。
吏部侍郎苏味道
伟藏器而嗟韫椟也。
特授蓝田
又策高第。
累迁乾封万年
雍州长史薛季昹视事咨谋。
推诚悦服。
主画诺而班诏书也。
擢为监察御史
殿中侍御
平而不颇。
疏而不漏。
御史黄门监渔阳公承旨鞫伪。
发奸除恶。
刑以矫末。
礼以教中。
有若决疣溃痈。
焚符破玺。
景龙中
叶静能谄谀媚妒。
权势倾人。
自谓金鼎可期。
羽衣而立。
公劾奏其僻。
中宗原而宥之。
不肖者惧。
不仁者远。
无何。
朝散大夫
尚书司勋左司员外右司郎中中书舍人
立义起草。
司言挥翰。
盖闲练而芳蔚也。
遂长兼昭文馆学士
云龙待问。
马成歌。
偫士跃鳞。
繄公称旨。
太子上即位。
检校吏部郎中
正关键端也。
持刀尺审也。
建是无挠。
翕然有声。
二岁迁黄门侍郎
银青光禄大夫
进爵中山郡开国公
食邑二千户
四岁转紫微侍郎
掌制数月。
刑部尚书
明年正除检校尚书
校郡国考绩凡二岁。
古之迈迹垂宪。
选贤与能多矣。
抑扬者或龃龉为心。
塞默者或籧篨为貌。
介无不执。
执则嫌于偏。
柔无不通。
通无恶于善。
士君子患也。
公列近臣居常伯则不然。
秉彝德。
彻乘理。
错综平枉。
梧按(疑)伦省。
忠而公。
信而顺。
谋始而作。
虑先而动。
明可照肝胆。
精可析毫芒。
议必当而刑不放也。
故邦释令典。
公敷大猷。
粗举凡矣。
圣人迪谟训书册惟文乎。
公掌丝綍握铅椠。
典可常而史不隐也。
圣人鞠师旅缮甲兵惟武乎。
公赋其车蒐以器。
居有礼而用有神也。
圣人讯法约畴事省惟清乎。
公削烦苛节更算。
著诸令而便于宜也。
圣人核臧否甄黜陟惟明乎。
公差九牧区五等。
措诸枉而举于直也。
夫文武以序。
清明以
斯事体大。
与时偕行。
行之我公。
则无遗矣。
呜呼我公。
何不寿矣。
明灵罔恤。
闇忽而殂。
享年六十。
开元丙辰岁仲春癸酉
薨于京师宣阳里第。
旒冕震悼。
衣冠痛惜。
秦里奚郑子产乌足拟哉。
制赠公黄门监
绢布三百疋。
米粟三百石以赙之。
太常考行曰贞。
宜矣。
公每诫其子。
师于薄葬。
有子宁等五人。
并丧过乎戚。
奉遵先旨。
不敢隳废。
韦贤业儒。
竟迁鲁国
杜预知礼。
自表邢山。
故宁等以其丙申
卜葬长安细柳原。
东北望帝京二十有五里。
偿其志也。
柩既引。
户部尚书东平毕构少府监吴郡陆馀庆散骑常侍扶风马怀素黄门侍郎清河崔泰之紫微侍郎武功苏颋祖于延年门外。
举觞言曰。
不还故乡达也。
别于此路穷也。
孰云中山
宁厥后土。
非此公之为恸。
吾谁恸乎。
服马悲鸣而不前。
行人涕泣而相向。
佥以者公称知我。
我谓之甥。
固尝挥斤见期。
必使刊石为事。
则不佞。
曷于是重。
相泣谓曰。
我辈见中山弗冥冥隳行。
弗察察从政
弗执利邀宠。
弗夸毗耀荣。
无躁求。
无苟得。
结友朋义也。
诲子弟仁也。
荐贤畏其知。
闻善若已出。
急于病。
让于夷。
轻于财。
重于施。
中山之度矣。
所著文集。
成六十卷。
五言之妙。
一变乎时。
流便清婉。
经纶密致。
犹乐箫韶工黼黻也。
至于心凝风味。
神嬉景华。
奕棋不孤。
弦酌相伴。
乐然有地。
贵岂在人。
奈何则亡。
不可复见。
因更为长恸。
俾愚叙之。
黄门监渔阳公卢公。
居世有闳散之任。
与公有范张之密。
强学伟词。
盖撰其实也。
遂作颂云。
龙德周史。
龟文汉相。
鼎鼐递袭。
簪缨相望。
常山之英。
泫水之精。
代称不乏。
人惟特生(其一)
鲤趋成训。
敦诗阅史。
鸿渐于磐。
陟遐自迩。
暂劳州郡。
俄拾青紫。
王佐之才。
一日千里(其二)
高游省门。
近侍轩墀。
守位以正。
行已无私。
无私伊何。
惟忠是效。
以正伊何。
临事不挠(其三)
八座爰践。
三阶未陟。
如何不臧。
景命云极。
中夜婴疠。
崇朝孔亟。
纵壑摧鳞。
靡霄坠翼(其四)
如水之清。
如玉之贞。
如衡之平。
如镜之明。
应享年以介寿。
何短晷之先倾。
晋丧名臣兮。
羊公见哀于武帝
郑有遗爱兮。
尼父掩泣于侨卿(其五)
归无途兮往不返。
岁将晏兮逝水远。
南山南河
往不返。
可奈何。
日运星回。
天长地久
旌芳宣懿
无非旧友(其六)
陈子昂别传 初唐 · 卢藏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陈子昂字伯玉
梓州射洪县人也。
本居颍川
四世祖方庆
得墨翟秘书
隐于武东山
子孙因家焉。
世为豪族。
元敬
瑰伟倜傥。
年二十。
以豪侠闻。
属乡人阻饥。
朝散万钟之而不求报。
于是远近归之。
若龟鱼之赴渊也。
明经擢第。
文林郎
因究览坟籍。
居家园以求其志。
饵地骨鍊云膏四十馀年。
嗣子子昂
奇杰过人。
姿状岳立。
始以豪家子驰侠使气。
至年十七八未知书。
尝从博徒入乡学。
慨然立志。
因谢绝门客。
专精坟典。
数年之閒。
经史百家。
罔不该览。
尤善属文。
雅有相如子云之风骨。
初为诗。
幽人王适见而惊曰。
此子必为文宗矣。
年二十一。
始东入咸京。
游大学
历抵偫公。
都邑靡然属目矣。
由是为远近所籍甚。
进士对策高第。
唐高宗大帝崩于洛阳宫。
灵驾将西归。
子昂乃献书阙下。
时皇上以太后居摄。
览其书而壮之。
召见问状。
子昂貌寝寡援。
然言王霸大略。
君臣之际。
甚慷慨焉。
上壮其言而未深知也。
乃敕曰。
梓州陈子昂
地籍英灵。
文称伟曜。
麟台正字
时洛中传写其书。
市肆闾巷。
吟讽相属。
乃至转相货鬻。
飞驰远迩。
秩满。
随常牒补右卫冑曹。
上数召见。
问政事。
言多切直。
书奏
辄罢之。
以继母忧解官。
服阕。
右拾遗
子昂晚爱黄老之言。
尤耽味易象。
往往精诣。
在职默然不乐。
私有挂冠之意。
契丹营州叛。
建安郡王攸宜亲总戎律。
台阁英妙。
皆署在军麾。
特敕子昂参谋帷幕。
军次渔阳
前军王孝杰等相次陷没。
三军震慑。
子昂进谏曰。
主上应天顺人。
百蛮向化。
契丹小丑。
敢谋乱常。
天意将空东北之隅以资中国也。
大王以元老懿亲。
威略迈世。
受律庙堂。
吊人问罪。
具精甲百万。
以临蓟门
海陵之仓。
陇山之马。
积南方之甲。
西山
倾天下以事一隅。
此犹举太山而压卵。
建瓴破竹之势也。
然而张元遇王孝杰等不谨师律。
授首虏庭。
由此长寇威而殆战士。
夫寇威长则难以争锋。
战士殆则无以制变。
今败军之后。
天下侧耳草野。
倾听国政。
大王冲谦退让。
法度不申。
每事同前。
何以统众。
如儿戏
如儿戏
岂徒为贼所轻。
亦生天下奸之心。
圣人威制六合。
故用声尔。
非能家至户到。
然后可服。
兵贵先声
今发半天下之兵以属王。
安危成败。
在百日之内。
何可轻以为寻常。
大王若听愚计。
即可行。
若不听。
必无功矣。
须期成功报国。
可欲送身误国耶。
伏乞审听。
请尽至忠之言。
凡军须先比量智愚众寡勇怯强弱。
部校将帅士卒之势。
然后可合战求利。
以长攻短。
今皆同前不量力。
又不练。
暗驱乌合败后怯兵。
欲讨贼。
何由取胜。
仆一愚夫。
犹言不可。
况奸贼胜气十倍。
未可当也。
且统众禦奸。
须有法制。
亲信若单独一身。
朱亥金锤有窃发之势。
不可不畏。
人有负琬玉之宝行于途。
必被劫贼。
何者。
为宝重人爱之。
大王位重。
又总半天下兵。
岂直琬玉而已。
天下利器。
不可一失。
一失即后有圣智之力。
难为功也。
故愿大王于此决策。
非小让儿戏可了。
若此不用忠言。
则至时机已失。
机与时一失。
不可再得。
大王熟察。
大王诚能听愚计。
乞分麾下万人。
以为前驱。
则王之功可立也。
建安方求斗士。
子昂素是书生。
谢而不纳。
子昂体弱多疾。
感激忠义
尝欲奋身以荅国士。
自以官在近侍。
又参预军谋。
不可见危而惜身苟容。
他日。
又进谏。
言甚切至。
建安谢绝之。
乃署以军曹
子昂知不合。
因钳默下列。
但兼掌书记而已。
因登蓟北楼
感昔乐生燕昭之事。
赋诗数首。
乃泫然流涕而歌曰。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时人莫之知也。
及军罢。
以父老表乞罢职归侍。
天子优之。
听带官取急而归。
遂于射洪西山构茅宇数十閒。
种树采药以为养。
尝恨国史芜杂
乃自汉孝武之后。
以迄于唐。
为后史记。
纲纪粗立。
笔削未终。
钟文林府君忧。
其书中废。
子昂性至孝。
哀号柴毁。
气息不逮。
属本县令段。
贪暴残忍。
闻其家有财。
乃附会文法。
将欲害之。
子昂荒惧。
使家人纳钱二十万。
而意未塞。
数舆曳就吏。
子昂素羸疾。
又哀毁。
杖不能起。
外迫苛政。
自度气力恐不能全。
因命自筮。
卦成。
仰而号曰。
天命不佑。
吾其死矣。
于是遂绝。
年四十二。
子昂有天下大名而不以矜人。
刚断强毅而未尝忤物。
好施轻财而不求报。
性不饮酒。
至于契情会理。
兀然而醉。
工为文而不好作。
其立言措意。
在王霸大略而已。
时人不之知也。
尤重交友之分。
意气一合。
虽白刃不可夺也。
友人赵贞固凤阁舍人陆馀庆殿中侍御史毕构监察御史王无竞亳州长史房融右史崔泰之处士太原郭袭徵道人史怀一皆笃岁寒之交。
藏用游最久。
饱于其论。
故其事可得而述也。
其文章散落。
多得之于人口。
今所存者十卷。
尝著江上丈人论。
将磅礡机化。
而与造物者游。
遭家难。
亡之荆州
仓曹槐里马择曰。
择昔从父友王适陈君
欣然忘我幼龄矣。
榆关之役。
君筹其谋。
戎安累年。
不接晤语。
圣历初
君归宁旧山。
有挂冠之志。
予怀役南游。
遘兹欢甚。
幽林清泉。
醉歌弦咏。
周览所记。
倏遍岷峨
予旋未几。
陈君将化。
悲夫。
言绝道冥。
杳然若丧之。
延陵许。
而彼已亡。
天丧斯文
我恨何及。
君故人范阳卢藏用
集其遗文为序传。
识者称其实录。
呜呼陈君
为不亡矣。
遂为赞曰。
岷山导江
回薄万里。
浩瀚鸿溶。
东注沧海。
灵光氛氲。
上薄紫云。
其瑰宝所育。
则生异人。
于戏。
才可兼济。
屈而不伸。
行通神明。
困于庸竖。
子曰道之将丧也。
命矣夫。
重修顺祐王庙碑 唐 · 孙处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六
夫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理邃杳冥。
事归寥廓。
神之体也。
阴阳授质。
天地表形。
妙万物而见情。
滋百宝而见性。
神之用也。
有用有体。
然后镜穷达而通吉凶。
惟深惟几。
然后系幽明而极变化。
润州城荆王神庙者。
汉高帝之从父兄也。
唐之裔。
丰谷之灵。
钟三才而秀出。
应五运而挺生。
夫其文足化成。
武堪静难。
慷慨奋发。
伺风俟时。
兆示玉鸡。
灾成金□泣三灵之罢眷。
悲九服之无依。
波震尘飞。
乱海岳而腾气。
龙兴虎啸。
乘风云而扇威。
于是九四犹疑。
三千未附。
代谋于应响之地。
垂命于容发之间。
王洞晓龙韬。
宏开鸟翼。
星流电激。
鹗视鹰扬
一麾而获马欣。
三捷而强彭越
寿春周殷之众。
垓下项籍之功。
取临江若拾遗
分旧楚犹摧朽。
深谋出于不代。
异绩崇于一时。
周邵未之方。
桓文安足比。
致君尧舜
拯俗阽危。
大启荆宇。
爰藩汉室。
富陵之衅。
蝉蜕道穷。
变通古今之迹。
是非茫昧之理。
遗灵宅此。
历代攸钦。
自昔二千石临郡。
未尝不先致飨而后莅职。
刺史东平毕构
亲为祭文。
刺史京兆韦铣
手荐酺醢。
司马上谷成敬
高明下济。
禀乎刚克之威。
俊乂称贤。
当彼在官之誉。
抑扬治道。
含吐艺文。
温恭俭逊总其枢。
正直廉清充其用。
聿从乌府
来佐凤江。
万里表最。
三台虚伫。
而尚澄襟静室。
揽辔中逵。
藏往知来。
诚为易道。
穷高极远。
不昧周经。
言钟化牝之符。
克信怀珠之术。
慨祠堂之褫落。
悲厥迹之堙讹。
乃命众工。
精求班匠。
旋加刻削。
广事雕锼。
同有子之追写仲尼
左彻之共朝轩帝。
精诚通于至理。
髣髴见于仙祇。
烟云气色。
似获严凝之助。
日月照临。
如增降鉴之象。
延偫峰于户牖。
绕浚壑于阶墀。
众圣尽臻。
百灵咸暨。
岂止一蛇为异。
双鲤见祥。
袁真托梦于太元。
邓艾通幽于司马。
不俟四天之位。
宁尸八部之荣。
威仪悉整。
箫管皆
由是人无天札。
岁靡灾异。
风雨调顺。
谷稼熟成。
一邦之氓。
其庆。
长吏颜元孙
旧德名家。
鸿才硕学。
性等玉壶之洁。
心同金奏之谐。
端右一州。
羽仪当代。
录事参军魏晰司功参军裴侑李眺等。
策名来仕。
清德莅官。
不亏基创之馀。
弥笃敬恭之操。
尽申明荐。
咸勖至诚。
未穷倏忽之游。
终保清澄之气。
安歌兮缓节。
縆瑟兮鸣篪。
始沐藻而祈恩。
便奠而降祉。
清光满室。
瑞气盈庭。
粤以大唐先天二年岁癸丑三月戊寅
甫功毕。
夫寂然不动。
感而遂通。
极乎幽赞之情。
招乎福谦之佑。
无方无体。
至变至精。
显道而列晬容。
兴物而崇清庙。
事通元妙。
光丽自然。
屏翰千载。
舟航万古。
式扬粹烈。
爰作铭云。
王兴起必有藩捍。
非独也周。
亦闻于汉。
于穆懿戚。
挺兹桢干。
拯溺救焚。
夷凶静难。
功成不处。
德盛无邻。
威同夏日
德侔阳春。
德盛伊何。
辅主惠民
功成伊何。
没代留神。
神道设教。
圣人所服。
得一永符。
乐天招福。
不行而至。
不疾而速。
利用靡穷。
聪明难渎。
欲达吾信。
词陈史祝。
遣使宣抚诸道制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
昔者明王之御天下也。
内有公卿。
允釐庶绩。
外有方伯
司牧偫黎。
犹惧至道未孚。
淳风或替。
故有巡狩之典。
黜幽陟明。
行人之官。
省方察俗。
用能遐迩咸乂。
情伪无遗。
于变时雍。
率其道也。
朕祗膺嗣德。
恭守帝图。
上禀过庭之谟。
下凭众庶之力。
竭精思理。
两载于兹。
冀逮小康。
渐跻至化。
而区宇遐旷。
风教未同。
负扆长怀。
责深在巳。
近者奸回搆衅。
窃起萧墙。
宗社降灵。
应时歼殄。
今又恭承圣训。
总统大猷。
率彼百官。
齐兹七政。
恐仓廪不实。
礼节未兴。
吏靡息于贪残。
人或滞于幽枉。
永言于此。
明发疚怀。
今卜征未习。
时迈仍远。
宜分命輶轩。
慰抚黎庶。
毕构等并操履公清。
识见明允
茂绩彰于历试。
嘉誉满于周行。
宜膺行李。
载光原隰。
所至之处。
申谕朕心。
并令屏绝浮华。
敦崇仁厚。
务修孝弟。
勤事农桑。
耆老鳏茕。
征人家口。
不自存者。
咸加恤问。
德举言扬。
是急。
若有良才异行。
藏器下僚。
哲人奇士。
隐沦屠钓。
审知才行灼然者。
各以名闻。
凡百牧宰。
洎乎吏人。
咸悉朕心。
各敬乃事。
勤则不匮。
仁远乎哉。
勉矣勖之。
以副朕意。
重修淮渎长源公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 北宋 · 路振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六、康熙《南阳县志》卷六
闻山川之气,絪缊而交感,故风雨时至,而煦育彰焉。
阴阳之化,磅礴而无迹,故肸蚃相应,而神明生焉。
若夫积厚成功,利物而不穷;
灵长毓粹,旷世而流光,祀典以兴,其来尚矣。
昔者鲧堙洪水,绩用弗成,下民由其昏塾,明禋以之匮乏。
帝妫行巡狩之礼,始秩群望;
夏禹除怀襄之害,首奠大川
安流载融,善利斯积。
润下之德既冠于九畴,视侯之爵乃崇于四渎。
《周礼》著浮沈之祭,秦官修泮涸之仪,坛坎既严,方币亦异。
两汉而下,旧章弥缛。
兹盖王者崇稼穑之本,防灾沴之兴,将以庇民于太熙,储祉于丰岁,未有不重山川之祀,贲神灵之宇,以延乎蕃锡者也。
若乃观滥觞之迹,稽神化之方,东渎比于长围,大淮称为奥府,始经营于赤位,终㵪漫于炎野。
晦明不爽,自通朝夕之潮;
化产兼包,靡容汾浍之恶。
故其奫沦浩荡,湍流回直,蕴蠙珠而不耀,指鳀海而迅征。
灵气所凭,庙貌斯显。
惟物应之盛者,故能宅高明之丽;
阴骘之大者,故能歆优裕之享。
幽赞之道,今古如一者,其惟长源公乎!
若夫崇封奠献之礼,冠冕服章之度,禦灾捍患之力,发祥震怪之符,是皆纪在策书,不烦述也。
文广武咸天尊道应具佑德上圣钦明仁孝皇帝受元符之七载,既觐东后而登岱巘,饬秋驾而冀壤。
上封展寀,躬接乎万灵;
颂祇育谷,虔修乎明祀。
人神䜣合,符瑞并至。
庶徵时若,寒燠由是不愆;
厥壤可游,云露以之流润。
礼节兴而风俗茂,刑辟措而生齿繁,家有弦诵之声,人知洙泗之教。
昆蚑咸遂,忠厚之化行;
疵疠不作,生成之德著。
以至灵官降于永夕,谆诲通乎吉梦。
祗见真祖,亲接绪言,识宝系之绵长,饮琼液之甘润。
于是却拱璧而进道,严葆卫以朝真,躬款郁华之庭,虔展罽坛之礼。
鸿仪有赫,丕应遝臻,瑞景蔼于三辰,祥辉发于九井
回跸睢阳之奥壤,观风艺祖之旧邦。
浚发德音,懋建京邑,格太宫而裸鬯,陟泰坛而升燎。
湛恩溥洽,丕冒于八荒;
星邮四出,遍告于群祀。
而岳镇海渎之望,愈严饬矣。
先是长淮公庙在桐柏县之西南,地方湫隘,渊流沮洳,伏牛之潦荐至,射隼之墉屡毁。
开宝中太祖皇帝遣使临视,徙其地焉,巍山峙其前,长淮荡其后,丛楹毕构,连观相望。
彼都人士,叹其爽垲。
岁月滋久,栋梁斯挠。
守臣率职,不敢遑宁,驿书上闻,中旨随降。
翌日诏入内殿头崇庆翰林画工图宫室之状,八作大匠定营缮之制,发唐、邓、许、颍屯兵以给其役。
又诏前桐柏周宪即山度材,楩楠杞梓,塞川而下。
官不严而治,工不戒而备,事无愆期,人有馀力。
缭垣屹立,回廓四合。
雕甍高映,邈倒景而上干;
崇扉洞开,列方轨而并进。
夫制作之盛,邦家之壮观也;
报降无爽,神灵之善应也。
宜其享丰懋之福,协蕃昌之兆,降祉于万祀,保民于无疆者也。
下臣受诏,茂扬成绩。
辞不逮意,何以赞《斯干》之谣;
言愧无文,岂足彰轮奂之作?
孤奉纶旨,徒竭斐辞。
燥吻怔忪,直书梗概云尔。
大中祥符七年十一月十日记。
按:《蒐古汇编》卷五一,金石苑本。又见《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六○、山川典卷二五二、神异典卷二六。
扬州龙兴寺经律院和尚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
菩萨调伏身心。
具一切智。
调伏心者为定慧。
调伏身者为律仪。
假烦恼而后有身心。
有身心而后开知见。
权衡并用。
何莫由之。
如来于鹿野苑中。
为位具法轮。
始开此法。
持律第一。
有优波离如来。
谓戒为性源。
因定见性。
定为慧本。
因慧得常。
不依科教。
无所成实。
乃宣告四辈。
摄护身心。
命以优波长老集毗尼藏。
以优波无缘此土。
摩诃迦叶启迪当来。
而付嘱之。
与禅同祖者数世。
去圣滋远。
枝剖条分。
今学者所宗。
四分为盛。
此间有数息诸观。
以摄乱意。
是盖禅那之滥觞也。
沙门奉律。
犹世间行礼。
若备中和易直之心。
而无升降周旋之节。
于义为非。
为义非为半人。
恭惟世间。
皆归佛性。
体无分别。
俱会一乘。
胜妙法蠡。
爰倾海水。
明彻宝器。
方贮醍醐。
禅律二门。
如左右翼。
和尚执持戒律。
兼修定慧。
恩制落染。
为人式瞻。
六十年矣。
和尚法号怀仁
其人也。
天宝十载十月十四日
晨起盥漱。
绳床跏趺。
心奉西方。
既曛。
就灭于龙兴寺
春秋八十三。
僧夏六十。
缁素弟子。
北拒泗沂。
南踰岭徼。
望哭者千族。
会葬者万人。
其上首曰越州开元寺僧昙一福州开元寺僧宣常州兴宁寺僧义宣杭州谭山寺僧惠鸾东京敬爱寺僧璿光润州栖霞寺僧法瑜僧乾印润州天乡寺僧法云扬州崇福寺僧明幽延光寺僧灵一龙兴寺惠远等。
天下甘露。
正味调柔。
人中象王
利根成熟。
音乐树下。
长流福慧之泉。
雪山峰顶。
仰见清凉之日。
金刚决定。
烦恼无馀。
优昙开敷。
香洁盈满。
罔不成实。
乐说辨才。
得法华三昧。
众所知识。
物之依怙。
法施之恩重。
偫居之感深。
哀奉色身。
经始灵塔于某原。
像教也。
幽公自幼及衰所亲侍。
静言元梵。
俯托斯文。
试言之曰。
先陀婆者。
分于一名。
摩醯目者。
夹于三点。
众法归善
偫缘体无。
道岂远人。
宏之在我。
外离诸相。
犹行邪道。
内度四生。
方为灵觉。
至若调牛良田。
唯待天雨。
渡驮巨海。
护持囊。
喻夫灵药毒草。
同在林中。
甘泉淤泥。
共生地下。
畴能了达。
惟我宗师。
和尚太原郭氏。
厥后迁于淮左。
孩抱之岁。
誓齿道门。
亲慈所钟。
志不可夺。
因瑶台成律师受具戒。
律文有往哲所疑。
时贤或误。
一言曲分于象表。
精理自得于环中。
声振京师
如晞日月。
诸寺固请纲领。
乃默而东归。
即还扬都
俯允偫愿。
常诵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如意轮陀罗尼般若
佛心我得。
此心众生。
亦如谓天台止观。
是一切经义。
东山法门
是一切佛乘。
色空两亡。
定慧双照。
不可得而称也。
寒不加服。
暑不摄齐。
食不求饱。
居不易坐。
四方施舍。
归于大众。
一身有无。
均于最下。
朝廷之士。
衔命往复。
路出惟扬。
终岁百数。
不践门阈。
以为大羞。
仰承一盻。
如洗饥渴。
和尚与人子言。
依于孝。
与人臣言。
依于忠。
与上人言。
依于敬。
佛教儒行。
合而为一。
虑学者流误。
故亲教经论。
延来者听受。
故大起僧坊。
将警偫迷。
故广图菩萨因地。
善护诸命。
故曲济众生寿量。
以文字度人。
故工于翰墨。
法皆佛法。
兼采儒流。
以我慢为防。
故自负衣钵。
以规范为任。
故纲正缁林。
以发挥道宗
故上纡睿礼。
以感慕遗迹。
故不远他邦。
以龙象参议
故再至京国。
以轨度端明
故研精律部。
黄门侍郎卢藏用
才高名重。
罕有推挹。
一见和尚
慕味循环。
不能离坐。
退而叹曰。
宇宙之内。
信有当人。
黄门于院内置经藏。
严以香灯。
天地无疆。
象法常在。
太子太保陆象先吏部尚书毕构少府监陆馀庆吏部尚书崔日用秘书监贺知章礼部尚书裴宽中书侍郎严挺之河南尹崔希逸太尉房琯中书侍郎平章事崔涣礼部尚书李澄词人汜水王昌龄等。
所共瞻奉。
愿同洒扫。
建塔之地。
广狭如素。
高卑得中。
周临四衢。
平睹千里。
门人环莳列柏。
荐以名香。
空旷寂寥。
以哀以慰。
夫子门人。
轻重诸侯之国。
如来子弟。
皆为释梵之师。
敬悦其风。
以偈铭曰。
佛境无二。
佛心皆一。
随其根源。
乃起禅律。
持戒外奖。
观空内谧。
是藏私耶。
众僧秘密。
昏醉亿万。
求醒者稀。
如来戒定。
与尔为归。
性空因戒。
垢重初微。
彼上人者。
深乎道机。
真空不生。
妙果无得。
开明戒定。
洗去怨贼。
衣染波利。
鼻闻薝卜。
白日正圆。
如何昏黑。
昏黑既已。
四辈号咷。
不见金榇
空图白毫。
月明江阔。
木落山高。
迥野孤塔。
偫心郁陶。
训迪真子。
森然朗达。
阿难苾刍
迦叶菩萨。
仙发承足。
诸天奉钵。
智火遽然。
独留缁褐。
月苦淮甸
风悲楚川。
千株茂树。
百道春泉。
佛日长晦
浮图岿然。
哀哀龙象。
大庇偫缘。
唐赠太子少师崔公神道碑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礼之中庸曰。父为士。
子为大夫。葬以士。
祭以大夫。是礼也。
于国为恩。于人为孝。
朝廷赠赵公之先人故晋州司法参军赠清和太守三至太子少师。褒少师之德。
赵公之孝。国之恩也。
书之洪范曰。是训是行。
以近天子之光。赵公奉若少师之训。
为国股肱。翊大君之明。
可谓忠矣。传曰。
有明德者。必昌于后世。
后必有达人。故叔梁纥有子曰文宣王
陈仲弓有孙曰司空偫。积德于身。
以垂厥后。犹洪河广大于涓流。
太山峻极于邱陵。蕴百行。
少师。宣六德。
赵公。父慈子孝。
移孝于忠。盛矣哉。
烈山氏以稼穑代畋渔。伯夷以秩礼谐神人。
太公以大勋平祸乱。季子以让德辞社稷。
崔氏其后也。有魏名臣炎
降至宋度支郎中冀州刺史元孙。陨身成名。
兴起百代。生魏吏部尚书左仆射贞烈公亮
六为吏部郎。三为吏部尚书
再为大中正连部二千石。一为大将军
侍中常光禄大夫。男为部官。
女为九嫔。与伯父之子仆射休首出偫姓。
为海内甲门。孙曰肇师。
以令望为中书侍郎。以才辩为聘梁使。
中书孙讳道淹。北齐安州总管掾。
少师之祖讳方骞。皇朝万年主簿临洺子。
临洺子生少师烈考讳贞固。皇朝武功主簿吏部尚书
赵郡李氏。新定之子。
高都之侄。中外之甲。
光标士林。少师讳景晊
清河东武城人也。三岁丁太夫人忧。
十二居武功艰。号哭无时。
邻里辍相。终制读书。
岁不践阈。一览数纸。
终身不忘。年十七。
与亲兄晙一举明经。同年擢第。
二十三调补梁州南郑县。以能政闻。
蜀州晋原县尉。以清白器干为按察使倪若水表荐大理评事
以亲累贬利州葭萌丞。历梓州盐亭晋州司法参军
公风度详雅。器宇方深。
道者悦之而不厌。不仁者惮之而迁善。
蘧瑗在卫。卫多君子。
子贱居鲁。鲁有贤人。
若至听词必察。临事能断。
不忍欺。人不敢犯。
刺史齐景冑洎州长举公清明中正。差充支使
毕构代齐。假为判官
开元三年。终于官舍。
春秋四十。权厝于邙山西北原。
公之逝也。宗族叹曰。
孝可以动神祇而不寿。僚友叹曰。
仁可以师天下而不贵。闻者叹曰。
清可以激贪俗而不昌。命矣天乎。
盛德不兴。宜其后也。
夫人荥阳郑氏。皇朝兵部郎中卫州刺史元升之子。
吏部侍郎平章事愔之女弟。以德范仪少师
以才明训赵公天宝十二年
享龄六十九。终于京兆崇贤里。
殡于长安南杜陵原。有一子二女。
神龙中。申明旧诏。
著之甲令。以五姓婚媾。
冠冕天下。物恶大盛。
禁相为姻。陇西李宝之六子。
太原王琼之四子。荥阳郑温之三子。
范阳卢子迁之四子。卢辅之六子。
公之八代祖元孙之二子。博陵崔懿之八子。
赵郡李楷之四子。士望四十四人之后。
同降明诏。斯可谓美宗族人物而表冠冕矣。
在周则邵单为公族。妫嬴为上国。
西京窦傅之贵。东汉袁杨之盛。
魏以荀陈为德门。南朝以王谢为高望。
方之于公。川谷江海也。
嗣子圆。以文学早知名。
射策上第。官历台省
寻拜蜀郡长史御史中丞。加节度使
安禄山起幽朔。连陷潼关
赍表腰金。恳迎元宗
省表垂泣。召宰相谓曰。
世乱识忠良。今见之矣。
中书侍郎益州长史节度等如故。及乘舆至蜀。
朝廷羽仪。如京之制。
终古难之。肃宗彭原
将复天下。以剑南无事。
不假此人。诏赴行在。
咨以缔构。扈从迁宫。
日月并照。元宗获申圣慈。
肃宗获申圣孝。酂侯功大。
博陆赏尊。诏曰。
一匡天下。大庇生人。
特进中书令集贤殿大学士修国史
封赵国公。昔成王曲阜周公
王曰叔父。亲亲也。
以营邱命太公。王曰叔舅。
贤贤也。惟肃宗亦以赵国锡崔公。
今上以少师赠先公。三代之极教也。
后转太子少师御史大夫东京留守。寻为工部尚书扬州长史浙江东西三道观察使吏部尚书省事
馀如故。又转尚书右仆射
四年某月日。龟筮叶吉。
少师荥阳夫人之丧。合祔于东京河南邙山之某原。
礼也。世传清白。
子孝臣忠。山东士大夫以五姓婚姻为第一。
朝廷衣冠以尚书端揆为贵仕。惟公兼之。
清河崔氏。至赵公三代仆射
可谓尽善矣。泰山羊●924A。
世传清德。北海范毓。
儿无常亲。总此二者。
为公家法。华学放史氏。
敢播风烈焉。昔孔悝鼎。
备举前代。史克颂鲁。
独美僖公。用以诞敷先人。
昭示后代。在礼然也。
今之作颂。书国家之孝理。
列圣君之得人。崔氏之世绪。
少师之懿范。赵公之孝思。
士风祖德。永为不朽。
崔氏之门。为不朽矣。
若终者。华安得不颂之。
其文曰。周之上公
让为大夫。秦之司徒
家于冀都。伯从清河
德绪繁多。仕至扬州
出将封侯。惟德惟器。
魏之中尉。降及元魏
偫从并贵。才如尚书
德如评事。古之廷评
伏念惟刑。我闻德声。
继佐葭萌安道和俗。
化行三蜀。彼汾之曲。
片言折狱。清风人穆。
升闻辇毂。苇辙蒲帷。
公行不归。哲人其萎。
后贤用微。荥阳夫人。
柔明佐君。嫁有嘉闻。
首代馨芬。高阳才子。
唐虞多士。克先赵公
大雅爰起。有子如是。
可谓孝矣。崇原既平。
伊洛攸清。永安厥灵。
万有斯年。子孙以宁。
太子少师崔公墓志铭 唐 · 李华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一
圣唐祖宗重光。
丕变万国。
元宗肃宗今上三后继明。
格于上下。
其辅弼之臣曰赵公
奉先少师之训。
有大功于王室。
少师讳景晊
字某
清河东武城人也。
惟成于姜水。
氏曰有吕。
德莫厚乎粒蒸人。
大庭之烈也。
勋莫盛乎除暴虎。
尚父之明也。
让莫大乎推社稷。
季子之高也。
丁公元子曰季。
克让。
乞归老于崔氏。
宜乎其盛也。
八代祖元孙。
宋度支郎中
以忠烈见危致命。
夫人携二子亮敬默依夫人之党。
挺志羁孤之中。
安亲危窘之际。
亮即公七代祖也。
八为尚书
一为仆射
孙肇师。
官至中书侍郎
元子北齐安州总管府讳道淹
公之曾祖也。
生万年主簿临洺讳方骞
公之大父也。
生武功主簿吏部尚书讳贞固
公之考也。
郎中殉王事。
仆射利生人。
中书之名望。
安州之道德。
临洺之爱人。
武功之体道。
荀淑以盛德及子。
陈寔以素风及孙。
诚哉吾闻其语矣。
今见其人也。
公孩抱太夫人终。
童幼武功府君逝。
根于至性。
毁过乎哀。
乡党怜之。
皆曰纯孝。
既除丧。
外从礼训。
内积忧慕。
啜菽饮水。
励志读书。
诵无遗文。
释无遁义。
皆一览也。
年十七。
与亲兄晙同举明经
调补梁州南郑
蜀州晋原
前后使臣表公第一。
大理评事
亲累贬利州葭萌丞。
梓州盐亭丞。
乐天知命
贞独自晦。
君子哉。
晋州司法参军
政尤一道。
史按察使皆以上闻。
河东支使
毕尚书构连帅也。
假公判官
仁者悦。
不仁者惧。
遘厉终于官舍。
春秋四十。
权厝于邙山元元庙西北原。
识与不识。
罔不相吊。
时人之安放。
后人之不幸。
夫人荥阳郑氏。
皇朝兵部郎中卫州长史元升之女。
吏部侍郎平章事愔之妹。
京兆崇贤里。
权殡于长安东南杜陵原。
夫人鞙佩纷燧。
以宁颜色。
□澄羃酒。
以奉蒸尝。
辅佐君子。
黔娄之室也。
抚导贤允。
孟轲之母也。
内训倾谢。
妇仪无师。
呜呼哀哉。
大历四年
龟筮从吉。
嗣子圆。
尚书右仆射赵国公
奉先少师夫人之裳帷。
合祔于河南北邙山某原。
礼也。
赵公初为益州刺史
属逆羯内向。
天下兵起。
至尊出长安避狄。
未有岐下之都。
因奉表上迎。
保宁圣德。
迁为中书令
翼大明。
复天下。
肃宗申养。
元宗申慈。
赵公之宣力也。
事今上镇扬州
吏部尚书左仆射
崔氏之门。
公尽善哉。
洪河在北。
清洛在南。
二室之下。
邙原高起。
是地也。
宜君子幽宅宁于斯。
永保子孙昌于斯。
其文曰。
翼翼孝嗣。
衔哀不言。
祗感永思。
常试讨论。
齐为霸国。
郑甸□姬姜协德。
贻庆后昆。
在昔贞烈。
爰有魏屿(疑)
播迁建都。
公将南辕。
造舟人便。
开漕利源。
宜有令允。
中书玉振。
安州荣道。
临洺体顺。
尚书葆光。
公以德镇。
既输典刑。
亦清维晋。
天不我遗。
时将畴师。
夫人之德。
柔善有则。
鼓钟于宫。
闻于四国。
从夫训子。
天下是式。
不及劬劳。
赵公罔极。
克诞赵公
蓼莪孝思。
奉若先训。
其贵如斯。
今日之禄。
先人之慈。
保宁幽宅。
天地无期。
晚下北固山松径成阴怅然怀古偶题临江亭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
□□□□□,□□□□久。
□□□□□,□□□□阜。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
忆昔蔡与谢,兹焉屡回首。
□□□□□,□□□□口。
□□□□□,□□□□吼。
□□□□□,□□□□后。
□□□□□,□□□□朽。
□□□□□,□□□□有。
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
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
凛凛君子风,余将千载友丞相陆兖公尚书毕隆择平阳齐詹事浣,三贤皆历此郡。)
□□□□□,□□□□偶。
□□□□□,□□□□绶。
□□□□□,□□□□苟。
□□□□□,□□□□酒。
□□□□□,多景悬窗牖。
□□□□□,□□□□负。
班剑出妓堂(郡城东南有谢公妓堂遗迹。零见《嘉定镇江志》卷十二。)
北固怀古 唐 · 李德裕
 押有韵
自有此山川,于今几太守
近世二千石毕公宣化厚。
丞相量纳川,平阳气冲斗。
三贤若时雨,所至跻仁寿毕构政事为开元第一,陆丞相象先平阳齐浣,三贤皆为此郡)